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社会民俗 >
我家就是来自偏远山区帮助困难人群一直都是我的愿望
时间:2023-09-05 05:52来源:未知 作者:最新更新 点击:
  記者與張朋走在貴陽市烏當區春風鎮雲錦尚城社區,和他打招呼的居民有老有少,稱號不一,但語氣都非常親熱,如老友一般。
  
  作業中的張朋不熟悉張朋的,會認為他在社區已居住多年,事實上,他只是在社區作業僅一年的西部計劃誌願者。
  
  2022年8月,張朋從凱裏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後,挑選參與烏當區西部計劃,並在安排的安排下,到雲錦尚城社區居委會作業。
  
  「雲錦尚城社區的留守未成年人、單親家庭、殘疾人家庭、孤寡白叟等家庭較多,困難集體會集,對立較為突出。」初到雲錦尚城社區,張朋便感到社區作業沒那麽簡單。
  
  面臨困難,張朋沒有畏縮,決議用自己的真誠打開局面。他說,我家就是來自偏遠山區,協助困難人群一向都是我的願望。
  
  70多歲的鐘碧珍單獨撫養患有疾病的大兒子和三個孫女,家庭非常困難。
  
  張朋了解狀況後,經常帶著禮物到鐘碧珍白叟家造訪,自動協助其打掃衛生,並輔導其三個孫女學習,讓白叟省心不少,漸漸把他當作親人一般對待。
  
  張朋上門造訪群眾「好幾次我孫女上學未準時歸家,都是張老師幫忙尋找,自從他來了,我的生活壓力小了許多。」鐘碧珍說。
  
  到烏當區作業的第一天,領導便吩咐張朋:「能徹底改變困難人群命運的只要教育,一定要重視社區孩子的教育作業。」從此,張朋把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裏。
  
  到社區作業以來,他活躍安排社區持續展開四點半講堂、周六周末愛好班和假期特征活動等,充分發揮自己所學,厚實做好社區孩子的教育作業。
  
  「朋哥是打籃球的高手,他來了今後教了我許多打籃球的技能,咱們愈加酷愛鍛煉了。」提起張朋,10歲的李振東小朋友一臉崇拜。
  
  張朋給孩子們上課針對社區的賦閑人員,張朋活躍配合搭檔為他們請求小額無息貸款和聯系作業,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區群眾的就業壓力。
  
  「現在我家飼養了豬、鵝和雞等,雖然沒有太多收入,但是現已能夠維持生活了。」謝琴原本是一名賦閑的中年婦女,張朋和搭檔了解她的狀況後,為其請求了無息貸款作為創業啟動資金。如今,她和家人已順利走出困境。
  
  本年8月,作業滿一年的張朋挑選了繼續留下來。「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、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!」的堅定信念讓他立誌紮根底層,義無反顧。